|
发表于 2012-3-15 23: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位高深的建树,对于我来讲也只有学习的份......
' c7 W& ?, t3 B$ u& d6 x- T我之所以迷恋上红外线,首先是中了老鹰站长的毒,几年前我陪他去坝上 ,就已经领略了红外线摄影的魅力。现在我对于色彩感到视觉疲劳,有了红外线作品眼前一亮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充其量也就是徘徊在门槛边,进一步、退两步的顽童。红外线常用的NM波段从430——950【400----1000nm】(可能还有没有表述出来滴)是从有一定色彩到黑白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是无论什么手段、什么方法、什么摄影分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当你把一幅作品呈现给读者的时候,大家有相应的感受和共鸣就足够了。几位兄弟提出讨论,这是个好事情。我曾经给美丽邂逅总版建议,搞一个各波段的“标准”,有利于初学者校定(当然是没有进行通道转换的),我的想法比较 简单把所有的波段搞清楚了,用准确了,至于是什么分类,纪实与艺术就不太重要了,感谢几位好兄弟,又让我学习了一篇文章 ,以节选方式与大家分享。+ @: S0 t0 e3 w9 w. E+ [; T8 c# G
硬伤还在 科学分类尚待时--[宋刚明]/ d# f; v6 {3 A% h
……
9 k5 D1 o0 b' ]& ]( T 似乎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缺乏科学的严密性,比如我们发现了小孔成像,但我们没有发明相机,我们发明了火药,却没有发明大炮;现代科技的重要发明,飞机、轮船、汽车、甚至自行车都与我们无缘。这些方面也体现在学术上,就以摄影论,比如快门,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光闸,这应该比叫快门要准确得多,因为这个门有时很慢,但我们就一直这样将错就错。以国家论,不讲科学要落后,耍挨打,以学术论,不讲严密的治学态度,就会制造混乱,其实也是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我们在一个分类上都拧不清,不敢正视,回避,我们的摄影表现能达到多高水平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真正的摄影艺术是求真的,我们有可能只是一个器材使用大国而不可能成为摄影表现大国。
. ]( l* _1 N( {! I0 x 普通人对世事取模糊态度也就罢了,因为影响有限,而我们的知识阶层也取这样云山雾罩的理论态度,是贻害无穷的。比如前一二年炒得很热的观念摄影,就又是一个概念模糊的分类,那个摄影没观念,怎么你弄些摆摆拼拼的摄影画儿就有观念了,其他摄影在观念上都白瞎了不成? 我在这里提倡分类的严密性,其实是提倡一种科学精神,不然这种易引起歧意的分类会层出不穷,我们有必要在分类上吵来吵去花那么大精力吗?开始我们把姿态放低一点,客观一些,务实一些,做到科学分类,后续的事就好办了,仅从这个层面看,叫什么真的很重要。. c. T [( ^, n! l
说到底,我们在分类上常出问题,而且基本上是往大的上面靠,其实是假大空的遗毒在作怪,无非是想在分类上就占尽先机。其实分类是越客观、越中性热好。为什么同为平面艺术的绘画在分类上没有摄影分类上的这些乱象,比如”艺术绘画”这种不着调的分类,在绘画中就从来没出现过,其实一件作品是不是艺术,不是你给它贴个标千就能解决的。同样,一件作品在概念上是不是真实可信,也不是你自己标榜一下“纪实摄影”就解决了问题的。现在以纪实的名义在概念上并不那么纪实的摄影作品多了去了,就是镜鉴;那怕去掉这一因素,因为那个分类也无法百分百的精确,但由于纪实作为摄影的分类过大,我们几乎随便拍个什么都可以标上纪实摄影,这就造成了今天我国纪实摄影的过滥过平的局面。纪实作为光环看起来很美,原来是摄影最基本的特征。(节选): C2 T6 @" U( n; f+ ]9 M5 \ Y
祝愿大家开心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