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每欣赏一张半彩红外照片,我总是习惯地去寻找具有红外特征的部分,重点是看绿色
; b& k, U# V( |
: w4 V/ I. }# E. A7 z2 G植物是否亮白,在低波段(尤其如590 630)摄影作品中,常常会发现在我看来红外特征很
# w/ j: ~$ J) n/ {
# w/ h+ {# u/ T4 Q$ t不明显的照片,尽管色彩色调都很不错,令人喜爱,但我还是难以认定他是半彩红外片! f2 ~' \1 o1 A: N
- l# Z9 n6 [% }, v* ] 探索结果表明半彩红外片中的“色彩因子”主要受滤镜(滤色镜---我不太同意叫红外滤镜,因为630只是可见光波段)及白平衡的影响,如果滤色镜波段一定 ,剩下的就是白平衡一家独大了,你将“绿”自定义为“白”,数码照相机就象色盲病人一样会把绿树看成“白叶”,然后数码相机的大脑,用人为修正过的公式计算成“白”并存储下来!当然。其它色彩也会起相应的变化。有有趣的是,半彩红外片是全红外+偏色,这和猫的眼睛有些类似,猫能够识别蓝色与绿色,却识别不出红色,但多了个夜视功能。! {- Y3 d1 N4 z- x4 ?/ c
, G. J% H6 y2 p0 M1 p6 M
实验发现,在传统彩色摄影时,如果用上面的方法自定义白平衡,也会有绿树变“白”的效果,虽然不象红外那样明显,但在半彩红外照片中,这种效果会被叠加到红外线的变“白”效果中,使“红外”效果更加明显。我们通常没有注意到“自定义白平衡”的这种“欺骗”行为。在半彩红外照片转换成红外黑白片时,黄和青色转换的亮白效果比较明显,这属于另一种“欺骗”。
& u) i0 j8 p1 _
+ i9 O2 t# {/ y/ N0 Z# C 也许是上述原因,我们在红外线不太强的条件下往往也能拍摄出好象是有一定红外效果的半彩红外照片,如阴雨天,夜景,阴影下。。。。。。我们一般不太注意里面潜伏的“欺骗”者!7 `* Z, ~) J5 A: @5 S3 P
+ u8 u% U) D: U( \ 我以前也把半彩红外片中的奇异色彩误当作红外线的作用,其实那主要是“自定义白平衡”的变色作用,所以如何判定半彩红外片值得深入研究。
! k/ E, ?, M b3 Z- |. |: `5 x, u0 P# F1 f)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