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此时正处于康乾盛世中期的大清帝国,相对来讲国泰民安,府库丰盈。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挺拨秀丽,给乾隆皇帝留下深刻印象。恰逢皇太后钮钴禄氏六十寿辰,为报其母恩,于京师按浙江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之形制仿建两塔。在北京西郊瓮山兴建了大报恩延寿寺,为此改瓮山为万寿山,寺内仿照六和塔建延寿塔。仿照南京报恩寺塔在大西天建报恩塔。两者遥相呼应。但两塔的工程并不顺利,报恩塔毁于意外失火,而延寿塔在接近完工时,突然奉旨停修,全部拆除,后来改建为3层的佛香阁。此事乾隆在《永佑寺舍利塔记》中有所记载“所谓金陵之报恩,武陵之六和,归而欲肖之,以延鸿算。无何,而一不戒于火,其一将成而圮,龟玉毁于椟,有司者不能辞其责也。”事实上延寿塔未成而圮,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应该负主要责任。延寿塔塔身砖砌体自重过大,在接近完工时发生了倾斜至于坍圮。两座宝塔事倍而功不成,令乾隆皇帝大为震怒,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乾隆皇帝命令对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开工的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进行加固,因此永佑寺舍利塔曾两度返工重修,至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才告竣,历时十年,好费白银209243两3钱3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