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叹,搞不清的摄影形式上的“真实”!6 R, j2 J- I" Q/ c+ ^/ x, W3 M
0 p5 V: \+ y' G& I9 v
什么是半彩红外的真实色彩,恐怕不好界定吧。人类评价真实的标准,往往以人眼所见为依据。可是,红外光乃人眼不可见的光,呵呵,这就难了。
$ G* B1 ]! D" ]5 |3 `) T# @' @# [2 Z( R* S# t% I/ f% F$ r
那就依据相机的白平衡吧,可是,谁说以树叶定义的白平衡就是标准呢?* R7 O8 g' v# [ D
s. e6 \3 F0 w6 [色彩,真实的色彩,呜呼,难断!
: }+ l. k/ G* o' O3 J: T
( P% [- P" {4 g$ e4 a即使是人本主义的,作为文学的“客观的真实”也很难界定,更何况还有“艺术的真实”之说呢!
+ i# G8 p( h' J9 A
+ T3 l- o6 [/ ~' r4 ?6 V! t如今,我们已经接受了绘画的“随意性”和“主观色彩”,但要知道,绘画也是从写实开始的。比如油画,曾经是贵族留存“肖像”的手段,后来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如意象派如马奈的作品,特别是再后来的后意象派,如梵高等人的作品,都在用笔及色彩上更多地强调主观的感受。还有,毕加索呢!
7 }% s0 t f/ L/ K& _' e7 @+ G" e0 ^& l
犹如任何新生事物初生时一样,都会遭到“卫道士”的抵触与抨击。数码摄影发展之初,不也是被胶片控们所不屑吗——至今还有,不过,好多了,呵呵……+ P4 F, `9 o9 C9 I, o9 P7 r( g+ V7 \
' _4 ?+ i0 y. d1 D. z绘画史上已经走过的历程和已经结论的东西,在摄影史上很有意思地还会重演——表现形式上的客观与主观性的争论。) R6 E9 m {- @' j z
8 A0 p; W7 l2 K, g ^( H
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曾经黑白摄影面对彩色胶片的时候,除了目瞪口呆,还有众多“保守党”的强烈抵触——就像现在还有人在抵触后期和所谓“过度后期”。但是终究潮流所过,对抗荡然无存。 ]4 r/ Y9 N5 o2 T
q& [2 j$ }3 }$ o其实,即使在胶片时代,人们对摄影形式的探索也是从未停止过的。箐版技术,中途曝光技术,色调分离技术,当然还有红外胶片,等等,若把这些放到现在主张所谓色彩“真实”的持有者人脸前,不知会否有被冲击的感觉。' T' `. G' X! X
* T P) Z8 H- [6 T9 p' A: Z5 S难断,反转片相对于负片,色彩谁真谁假,如何评价?$ a$ Y& W% ?! A. \% w
$ ~! M. o4 e$ `. n: P! K, P0 i毕加索几乎在有生之时就没有被认可过。抽象与写实,其实可以并存。3 |5 D/ g' x/ b
8 N% ?0 Y# W! C$ D, d ?- q" u
从艺术的角度看,可以把红外色彩尤其是半彩红外(可见光+红外光的色彩效果)看做是一种抽象,是对人眼所见世界色彩的演绎,这与黑白摄影似乎有共同之处。不同之处,一个是黑、白、灰,一个是红外或半红外色彩的区别。' U+ V5 `9 K( |0 @4 w
; a7 s( r3 Y- x国外已经有人成功举办了红外纪实甚至新闻摄影展,引起轰动和关注,虽然存有争议。) c+ |/ `. ?; ~* e& Y" t* G# N
7 F x1 K4 {: A, M( \# X
红外的突破,也许不是历史上的,但一定会是未来的毕加索。9 [7 \5 i$ R. Z* }2 k, I* C
6 G' O: t5 Z, ]当代有成名画家用油画颜料画国画,从另类到成功,也是例证。5 c' S. ^- p0 l
3 A |+ K3 h" @7 @4 {3 ?一部分人主张的“真实”,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在所谓半彩的“伪红外”摄影过程中,各种波段的滤镜使可见光与红外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机内又受白平衡设置的蹂躏,所以即使是所谓的原片,且没有被有些人深恶痛绝的“PS”染指过,出来的结果也是难以一统,变数很多,所以其色彩也就无真实可言。
2 w: z0 g+ H) R! A* t0 Z8 I: ]. g0 _
9 L- T% ~4 c# F* S/ h既然半彩红外不具备纪实性,那干脆就艺术一把。 + S1 a# K! ^, ?( R0 s% n6 Y
玩红外,喜的就是这种色彩不定的感觉,否则干嘛玩红外。 ) N1 _9 m/ ?8 v& q1 n3 h
所以,索性按着片子的表现诉求,任意地撒着欢地去涂抹…… 9 ~+ X0 B+ p1 G7 b9 U2 z
当然,这是说自己,他人,则见仁见智了。
) ?+ |8 y U# q4 j# p. M) U- i8 o0 h
! m" h" W1 X- m8 |8 b
; A5 H! A M1 m0 ^* B w
1
0 V0 ~" O% z/ h$ U: n令多少摄影器材控们所着迷的香槟金,因为稀少,因为价昂,所以难以拥有。这会儿,接着红外,接着PS,过把瘾。喜欢香槟金的色彩和质感,也借助红外给自己的机身换换装
7 T$ Y, P+ `. Y/ H3 {$ p(蓝色的咖啡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蓝山咖啡,呵呵…… )
: {" F( L9 g2 D9 V9 N. Q
6 _& n) L: P' P9 B: ~, g
: |9 B8 v0 P2 N/ x, x
2 . X( i. Z0 x. e6 V- P( g: Z# J6 \& ?; F
通道互换后的色彩,似乎贴近了一点现实的感觉…… / j( V1 Z* T& ?
(多重曝光的红外感觉也不错)
+ l. d$ L; Q. g3 m% ?
1 t& D) M( @+ L5 \# ~2 A6 h+ X3 q9 V) q; R" U: Z% Z. w' O
3 : B6 b' d7 h& F. S6 l" N
糖果色,粉嘟嘟,如何? . m2 C6 R( ^- k
(红外光穿透了咖啡的原色,把它变成了一杯清水)
& J& g5 [0 e8 [$ f
2 Y9 |7 r$ C7 ?; S }
j1 [! B; ~1 l1 r B4 o4
- w. j: s4 f7 d m8 d再来一把另版的香槟金
0 x% I& U" f: ]% U+ C5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