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摄影在线论坛

查看: 6331|回复: 18

组合相机“二次曝光”拍摄全波段照片

[复制链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近来进行的一系列围绕全波段照片的实验探究,今日又有进展。
, ^% w& v2 E) I& w  q: A2 x  
3 D1 z% `" K# S+ C. D* M 这次是用相机组合实现“二次曝光”的方法,直接获得“一张”彩色片和红外照片合一的全波段照片,它用简明的方法研证了本人以前数帖的若干观点,并间接证实白玻璃改机(无ICF)不能获得全波段照片及半彩红外片彩色的来源等问题。
; F* S' m" t! D3 f# N
( e  `( T9 N( b  `) X* c( f3 b 全波段照片(380~1000nm),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全部可见光+全部近红外线信息的照片(普通照相机可忽略紫外线的影响),也可以看成彩色片和红外照片的重叠,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诸如:近红外线摄影摄影获得纯红外黑白照片,可见光摄影获得真彩色照片,包括无ICF的白玻璃改机及低波段红外摄影(必然伴随着部分可见光)获得半彩红外照片的一些问题。
: x: W8 s- Y4 B% O
& x( F0 o! p1 y* F8 G 下图是可实现二(多)次曝光的相机组合:
) i+ d7 U( H8 i7 P3 [+ y/ ]
; g" m2 O) l/ f$ ?. L6 X2 p( c1胶片机仅起到“镜前快门”的作用,拍摄前先要把反光镜抬起并固定好。5 c  {9 {% g! {7 y- B

3 k, [- N2 h; y0 z2拍摄时,后面的白玻璃改机(无ICF)要保证纹丝不动,曝光时间打到10~15秒,以保证前面胶片机实施二次曝光操作的必要时间。然后分别用红外镜和ICF镜先后放置于最前面的进光处进行拍摄(二次),即可获得一张同时记录全部可见光+全部近红外线信息的全波段照片啦!(如果需要更多次的曝光操作,我的相机曝光时间最长可打到30秒。)
: k6 u2 S/ f+ h, y) a + J; r7 x. @8 X, z- `
[由于手头只有850nm波段的红外镜,不能彻底阻止可见光通过,会有部分可见光(红)漏过,使合一的全波段照片偏红。这正好说明,低波段半彩红外片的色彩是红外镜必然伴随的漏(可见)光造成的。]6 T  N* H& N4 t& @

) `% m1 X/ P- H# w" O·····这次的组合相机,其原理实际上与上回提出的“分(二路)光束全波段照相机”是相同的。·······
( e* |) J+ i) t# s2 x, Dhttp://www.cirphoto.net/read.php?tid=3017
% B7 O4 g: F6 Y1 K9 phttp://www.cirphoto.net/read.php?tid=3083# K) P8 o- X* K# o+ K

, b0 j6 C: e! z& [. P9 {2 Z9 }
1 E1 E+ e6 z4 j8 _' \) J5 m
+ a0 B( o9 O. z. z8 ^! B! h1 v# \* t [p_w_upload=17265]

DSC02827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173.83 KB, 下载次数: 17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二(多)次曝光”拍摄全波段照片的
( y9 \  Y( d2 f& r' {3 ~  t. h* x& Z
. I- Z3 U. B2 C7 `$ u# y3 L 组合相机 [p_w_upload=17266]
/ I) p8 I: M9 P) g3 ^( D" v7 O* s: D
& t/ k/ `, t4 {! i% X4 l
; R, N+ J- T' L4 d/ G* a
光束分离型多光谱照相机 (原理)
) X) t6 `8 j' y( x* \+ ihttp://www.cirphoto.net/read.php?tid=3083
* L" i# Q' \1 {; D  B& T& D[p_w_upload=17355]
DSCF0652.jpg
7_1427_13f6e56bc30a8b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重叠曝光原片经过自动色阶后去除了“红”色罩,并与彩色片及红外片对比。2 A( g( Y9 G) ]! R% j- @1 q
_MG_2906hh会gt_g本gtgt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0: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530~850的红外镜,原片呈温暖的红色调(红 橙 黄),低波段可见光的 绿 青 蓝 紫基本不见,原片由530的“红”逐渐变到850的“暗红”,与红外镜的颜色变化一致,这充分说明,各种波段的红外镜,在允许红外线通过同时,不可避免的留下了很多暖红色,红外镜实际上起到了滤色镜的作用,这印证了半彩红外片的色彩与IR无关!应该说是属于“人为”。真正的红外线下(世界)的图象应该是高波段红外镜拍摄的纯红外黑白(灰度)照片。! H9 A9 z6 H, j+ s. E
2 A  \; ^* E! S" Q7 ^0 y$ ^
icenorm3s_888.jpg    4 ^2 N' x2 F! P; L( Q) @9 G

, u- ]' V' N0 k* K- V6 O+ ^" W _MG_2897hyhyyty6y7共同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主题

1290

帖子

7万

积分

红军中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71522
发表于 2012-4-9 1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似乎是看懂了,老先生厉害!在下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0: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借ZHG老师的一组白玻璃改机拍摄的照片和彩色照片讨论以下问题:(请ZHG老师谅解!
4 m0 U+ c& B: t; l8 c' I, U2 |3 ]% V 以前,我曾一度以为用白玻璃改机(除去ICF )拍摄的是全波段照片,现在看来,这种红调调的照片,与本人理解的全波段照片相去甚远,可见光的低波段那里去了?全波段近红外线不可能有这种效应,它只能象照片中那样影响“明暗”(灰度)。另外,原片经过白平衡处理后的(中间一排)照片与原片和彩色片三者比较,三者的红色部分基本不变!这些表明,白玻璃改机拍摄的照片和半彩红外片一样主要记录了“红!这应该和除去了ICF 及CCD/ cmos的光电特性有关。
; B* f, Z5 F7 d+ F 15_15_13627echy40071d9yg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1: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些原始材料,由于手头只有改机拆下的ICF(很小),因此合一的原照中彩色照片部分很小,照片画质不好。(本实验的目的,只是为了探讨问题,对我们拍摄红外照片的人来说,不会也不必去制造这类相机并拍摄这种接近彩色片的乏味的全波段照片。)& R0 O; a2 f1 e4 @, e
  
- _6 k) E/ z$ R! m; z. j* u下面是二次重叠曝光原片及经过自动色阶后去除了“红”色罩的照片。. e- U+ C- }; x/ R! a* X
_MG_2906ggt_pppppp.jpg : a" t% G( t, V& N- H
_MG_2906hhyy.jpg
( q1 ?  u5 P2 @" P& u _MG_2906hht后.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4-9 1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
0 Y3 n, T' W2 S. w- G; @! M _MG_2906hhjuygyu.jpg
2 i, \, C, x9 Z0 U7 L" ?# ^) m _MG_2906hhuuyyy营白gtt毫 员.jpg   
# ]0 d) T. p( J& _) ?- f$ w# {: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64

帖子

1万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04
QQ
发表于 2012-4-9 1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8

帖子

8166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66
发表于 2012-4-9 14: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