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近来进行的一系列围绕全波段照片的实验探究,今日又有进展。, j4 J' s e4 |. z0 [7 ]
9 Y2 L4 ?' `2 ?0 ~( S 这次是用相机组合实现“二次曝光”的方法,直接获得“一张”彩色片和红外照片合一的全波段照片,它用简明的方法研证了本人以前数帖的若干观点,并间接证实白玻璃改机(无ICF)不能获得全波段照片及半彩红外片彩色的来源等问题。
2 a4 F. {% d& m& B, b" s9 ^
: M d- v3 g! ]- I. F% ~- e9 y. S 全波段照片(380~1000nm),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全部可见光+全部近红外线信息的照片(普通照相机可忽略紫外线的影响),也可以看成彩色片和红外照片的重叠,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诸如:近红外线摄影摄影获得纯红外黑白照片,可见光摄影获得真彩色照片,包括无ICF的白玻璃改机及低波段红外摄影(必然伴随着部分可见光)获得半彩红外照片的一些问题。
7 [, s! H' i a- m; ^& ]! A6 m' H/ C5 T
下图是可实现二(多)次曝光的相机组合:
) W1 T% q, [; J
, `$ b+ q) J+ o( h& X# _# @) C$ _1胶片机仅起到“镜前快门”的作用,拍摄前先要把反光镜抬起并固定好。
# p. y+ G8 w% f
# ~% N5 ^! Q! H& N- p% |3 @2拍摄时,后面的白玻璃改机(无ICF)要保证纹丝不动,曝光时间打到10~15秒,以保证前面胶片机实施二次曝光操作的必要时间。然后分别用红外镜和ICF镜先后放置于最前面的进光处进行拍摄(二次),即可获得一张同时记录全部可见光+全部近红外线信息的全波段照片啦!(如果需要更多次的曝光操作,我的相机曝光时间最长可打到30秒。) k( R# }; u' c% M" {7 j2 \
$ {. E- }6 o; V4 ?4 T
[由于手头只有850nm波段的红外镜,不能彻底阻止可见光通过,会有部分可见光(红)漏过,使合一的全波段照片偏红。这正好说明,低波段半彩红外片的色彩是红外镜必然伴随的漏(可见)光造成的。]
2 I2 e, C) s- j' q9 f7 {4 e. x$ l' g9 ~5 P1 L
·····这次的组合相机,其原理实际上与上回提出的“分(二路)光束全波段照相机”是相同的。·······
' s6 m5 x" ]+ v0 Hhttp://www.cirphoto.net/read.php?tid=3017
, P" O) L: C/ A; `& ]: s; F2 Xhttp://www.cirphoto.net/read.php?tid=3083
( A9 V1 L1 k5 L {! i: Q& x! W% k n: ~9 }" H2 m. I8 ?6 l+ g( |% i
- W, m5 w/ V) y* ^9 e( \4 h; n e2 c/ z
[p_w_upload=172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