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摄影在线论坛

楼主: 一尘

有什么样的认知者,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转)

[复制链接]

317

主题

367

帖子

3万

积分

红军贵宾,中将

积分
34933
QQ
发表于 2012-3-23 12: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3 12: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圣金于2012-03-23 08:20发表的  :! ?& Z& e, g1 v0 x9 b9 T2 d5 }
从摄影的角度,直接上升到哲学范畴,有时间慢慢学习领会。         
- s: z- R' ^9 x- e! Y# \! D更期待身居京城的老哥几个面述          
* z+ [) r. u/ A0 r& i
! W+ @8 W' R  X% p

" e2 D- e/ q1 k/ y1 P% c

5 e- L0 A) L4 A, Y7 [" p" S6 J
呵呵,是啊,升级了哈。多谢一尘版主与我们分享好文章!
( Z! x$ P' N9 m+ R; }
从物理学上讲,人类所看到的世界是由人类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未必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及本相。
2 H8 x- |. I  A: s+ Z  U
在地球不同生物的眼中世界呈现不同的状态,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是以人眼可见光组成的,当人类无法看见的光线射线和磁场所组成的世界人类则无法看见。
* v: F& |7 `1 K) s0 d; ]& f/ E
人类所看见的世界是三维的,这就象二维动物无法理解人类所看见的世界一样,如果说存在二维生物的话。

3 v7 j9 b6 U1 v1 @( g8 M4 y+ D
如果世界真的是六维乃至更多维的空间,那么我们显然只是一群爬在树叶上的蚂蚁,穷其一生也没有离开那一棵树,因为我们的视线无法跨越那棵树,即使精彩的世界就在我们眼前!

* K: \5 J8 {5 _! f
现在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技设备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世界,但这个时候我们的视觉就会被颠覆,因此,我们就会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也正是有了这一份怀疑,人类才有探索下去的理由,一切都在发展中。。。。
7 b/ t( P% T( \! \
% X0 B) C9 z- _
爱拍照不等于爱摄影;爱摄影不等于要成为摄影家。将红外长征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3-23 1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有位红友对“红蓝通道转换”提出质疑,并引出了“真”。艺术。 纪实。。。等问题的讨论,今日好象又转到了哲学领域,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其中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再这样展开讨论起来可想而知。
/ J/ j" R. ?2 x. L6 j/ E+ S1 V' ?% T  我是被“红外看世界”这口号吸引而来,所以一直想搞明白“红外下的世界”究竟咋样?希望看到这红外摄影专业网站的专家能有简明的解读。我们的站长说“真正的红外线应该就是去掉低通后,拍出来的样子吧 ”(我当然不能认同,但站长的观点已经差不多了)。都知道我们这里,只谈人眼,绝不涉及其他生物眼睛,是人的“肉眼”感受到的在阳光作用下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这应该是个光学科技领域的问题,首先要用科学实验验证的办法来解决!我觉得,红外下的世界不可能象半彩红外片包括无低通相机获得的那种红调子,那种“异色“!因为半彩红外片仅仅同时接收记录的是部分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B+ D' o! f5 ~( _
  我下周将公布能同时接收记录全光谱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照相机(设计)。但它得到的照片与这里的半彩红外片相比实在难以令人喜欢,只盼一尘老师在你们地理资源科技领域能找到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

帖子

173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31

特殊贡献第一季度优秀版主勤奋管理

QQ
发表于 2012-3-23 22: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哦
劈脑门儿,扎眼仁儿,剔排骨,砍肉锤儿 …… --将扯淡进行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4

帖子

6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0

特殊贡献

QQ
发表于 2012-3-23 22: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多上这样的好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27

帖子

9607

积分

红军大校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9607
发表于 2012-3-27 06: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美丽邂逅于2012-03-23 12:19发表的  :
+ p* ^% T: U  z* [5 f
4 X: [% i6 \, f! S) `# p; `
2 E* r" C% Z6 f% a/ l. P% Y' k0 m
) ?' t9 o# X- T: w; B/ x& m  e6 W* i, [3 M1 @. l

  I9 s& X/ p/ N3 a0 T4 l.......
  \" p, `+ ]4 q. H* p& A% [
我觉得,还是针对性回复比较好!- M0 M* M2 x5 e6 A1 {! p

- F  B' C7 r4 A9 m9 L9 R+ D  关于半彩色红外摄影09年疯子李大师的转帖有很科学的简明的解释, 彩色红外线影像的产生主要来自ir+部份可见光的摄影,色彩的来源仍然是由可见光导入,而不是ir本身。   
2 ~: F$ j) U0 y2 l2 C   
/ O- Z9 _( J3 v# @8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胶片机上“滤色”用的各种彩色滤(色)镜完全可以用到数码机上,并起到同样的滤色作用。在使用它们时,都有红外线的穿透,但只有 CCD/CMOS记录了红外线的信息,并能在数码机上获得带(不完全)彩的红外照片,一般称它为“半彩的红外” & @8 E" D) Q8 I; b! U, {
  既然知道“半彩的红外”里的色彩是滤(色)镜滤色后造成的,也就是人为的,何必再论真假!!
: h2 E$ f# p# z0 ]2 u9 T0 H2 q/ A# m8 p! T* v5 I
至于美总说:现在科技在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技设备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世界,但这个时候我们的视觉就会被颠覆,因此,我们就会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吗?也正是有了这一份怀疑,人类才有探索下去的理由,一切都在发展中。。。。
: j0 P' U# G  Z& o; }& E
* E) E. i, n4 L+ g7 H我很难理解上面这句话与一片滤(色)镜如何联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7

帖子

6431

积分

红军上校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6431
发表于 2012-3-27 14: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的好文章.' Y  j* X( Q. t+ C
0 U9 r* V3 Y7 Z
马的视角有360度那么广吗6 N( A) O- o' C1 n2 f) B
是不是现在的鱼眼镜头也叫马眼镜头
生活有时总让我们失望,但我从没失去对她的热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54

帖子

3894

积分

红军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发表于 2012-3-27 16: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感谢楼主与大家分享,对某些红外表现形式的认知和导向有启示!
0 ]8 x' A0 q6 _8 o7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54

帖子

3894

积分

红军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发表于 2012-3-27 17: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人本主义的,作为文学的“客观的真实”也很难界定,更何况还有“艺术的真实”之说呢!. X" v- h: L0 r+ j
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绘画的“随意性”和“主观色彩”,但要知道,绘画也是从写实开始的,油画曾经是贵族留存“肖像”的手段。绘画史上已经走过的历程和已经结论的东西,在摄影史上很有意思地还要重演——表现形式上的客观与主观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9

帖子

1681

积分

红军大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1
发表于 2012-3-28 04: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