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科试验台]--“彩红外”中究竟有多少红外线? 4 \* ?* |0 ~3 j# N
7 H: ?$ d6 L$ M4 _) {; s+ |8 q* w/ m8 c
三年来,我被新奇而好玩的红外摄影吸引,并对探求红外奥秘产生了兴趣,我收藏了本坛绝大部分帖子的图/文,也常常回顾学习,更不时借助相机进行些“小儿科”的试验,乐趣不少,收获颇多! / b1 `: E. Z$ g! `1 w; ?( R
今天,就干脆以[小儿科试验台]的名义做个小试验,探索一下“彩红外”中究竟有多少红外线? \( L. B% n4 H( U
! p2 @! l, ]6 Z" a1 A! N 我们知道,光线的强弱可以用测光表测定,但是我们不必专门带只测光表,就用您手中的相机就行了!相机具有精密的测光和测距功能还带有直方图(sony NEX-7更先进,有四张直方图,可惜还没有改机),试验最好在透明玻璃改机上进行,用外挂各种波段的滤镜对同一目标进行拍摄,注意正确曝光(参考直方图),为防止干扰,采用自动白平衡,另外,每一波段的滤镜拍成后立即换上780nm滤镜,用同一曝光时间(S)再拍一张 。一切OK! 6 D5 `! F4 V: M8 W
% a& z/ m0 ^/ ]" Z6 `1 M
下面是拍摄的各波段原片及曝光时间(S)曲线:
! D1 [' |) I8 X7 J, F& {9 N: t- Q( o" @# D4 S# e) \7 F
各波段原片(阳光下) ) y' D7 o8 N5 ]4 I
IMG_5359_副本_副本1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156.25 KB, 下载次数: 135)
- i: w* J, C, J% F r! C4 H- o
+ G, A* ^/ @3 N各波段原片转成灰度片
1 w p& ^/ }# P5 _( E' {" a0 Y* Z* l! \& M7 M
IMG_5359_副本_副本1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171.88 KB, 下载次数: 136)
' r" l; [; X/ t1 ]! Y- U% Z# G9 J$ |2 A* ~1 m% z: _- X$ I
曝光时间(S)曲线(阳光下) . V! F" w; } u5 C, t
) g% T- A' r# M" Y6 C
" K w' ?# i) p
X9 S( I8 B$ i1 W0 F9 _! w用插入法处理后的曝光时间(S)曲线 0 ]' }5 c1 K6 E
4 u3 \- Y; X7 @
# d1 w3 |1 V* ?2 T& i1 H Z分别以770nm和750nm为100%红外线的各波段彩红外片中的红外线百分含量
- S* R. R$ W$ Z) E# n/ o# M M# z
- h4 C6 }6 w# H( }' {" M$ N/ [ r8 A) A! N
分析和讨论:这是阳光下的测试结果,不同照度下的曝光曲线形态基本相似,但照度减弱会影响彩红外片中的红外线百分含量,所以在低波段(630nm--530nm)彩红外的拍摄中更要注意! $ [+ a8 c3 C. `3 [3 L1 g
(因沙发有人了,详细的讨论请见下面“板凳”页!)
* [/ O3 W; l6 A9 ^- u0 u9 X, R& h3 n
{说明:因拍摄十多张照片需要时间,拍摄期间光线难免有变动,但s曲线的基本形态基本如此,各位可亲自拍摄进行验证补充。}
% o# @ q; K. I" ` j! I3 q, _3 n. W& ]
4 F- T5 \3 ?8 H' K! G5 R+ Y1 i
% j* ^$ p; Y8 B( K补充实验如下:530以下开始进入冷色调,下图中的红色曲线是蓝和绿滤色镜的曝光曲线,比较特别!说明蓝和绿滤色镜的阻光性比较强。; \& s) I$ \, K+ A t$ N
, f1 t% q7 N( K0 A
6 x" N6 e9 w, [, z$ G'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