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21 14:46:50
等着你们弄清楚吧
山鬼
发表于 2012-3-21 16:12:36
学习
朝阳公
发表于 2012-3-21 16:16:59
我再申述一下我的理解:
我这里所指的是我们生活的和我们“肉眼”所感受到的世界,那就是可见光下的真彩世界,现在我把我们看不见的红外世界——黑白(灰度)世界加进去,这就是我们所处的主体光环境(不包括紫外线及其他射线),也就是“真正的红外世界”。
真正的红外世界不可能是红彤彤的,或者是蓝镜下拍的蓝调调,只能是绿色植物等红外线敏感物体的灰度发生变化(发白),仅此而已。
我们现在的半红外彩色照片所反映的图象,是滤镜的作用,它阻挡了绿青蓝紫,因此原片呈红色调。就象我们带了红色眼睛看世界一样,如果这时,您有办法(或想象)把绿色植物见光处改白,这画面会和照片相象了。
至于去除ICF后,为何照片也发红,这应该说是CCD的特性或毛病,它对可见光高波段太敏感了,对近红外也很敏感。为此,人们用蓝色的ICF来治它,你现在把它拿走了,他就又病态了!
朝阳公
发表于 2012-3-21 16:37:41
用观看立体片的“红蓝”眼镜片上的“蓝片”制作红外镜片。原片呈现蓝色调,它和我们现在用的680到530甚至490都不一样,但是也能获得很漂亮的半红外彩色片。(一尘老师发表过很棒的相关作品并介绍了国外的发明专利——“蓝镜”)
走四方
发表于 2012-3-21 19:46:54
美丽邂逅
发表于 2012-3-21 20:31:01
多谢朝阳公分享心得,
我们鼓励这样的技术探讨与交流!
朝阳公
发表于 2012-3-27 06:00:23
关于半彩色红外摄影09年疯子李大师的转帖有很科学的简明的解释, 彩色红外线影像的产生主要来自ir+部份可见光的摄影,色彩的来源仍然是由可见光导入,而不是ir本身。
本人的探索和试验,只是从几某几个角度,用比较简单的办法进行验证。在相当程度上,一些艺术性的提法使许多人误把半彩色红外照片的色彩当成是红外线作用所致,是红外下的世界再现!甚至引出 红蓝通道转换是错误的话题,并主张唯原片色调是“真”等等,事实上其中红外造成的灰度信号是真的。如此而已。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胶片机上“滤色”用的各种彩色滤(色)镜完全可以用到数码机上,并起到同样的滤色作用。在使用它们时,都有红外线的穿透,但只有 CCD/CMOS记录了红外线的信息,并能在数码机上获得带(不完全)彩的红外照片,一般称它为“半彩的红外”
雪狼
发表于 2012-5-4 14:07:02
摄影是记录光的技术。通过镜头成像,然后用感光装置感光,就记录下成像的景物了。
这实际上与环境光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如果环境光是全色的,无论用什么样的滤色片,也只能部分滤掉不需要的光。
真正的红外片的应该来源决定于光源。用一个真正的红外光,如单波长的红外光为光源照射物体时,不需要什么滤镜就可以得到一个完全的红外片。
颜色是可见光的基本属性。红外光无所谓颜色,只是亮度值的不同。
真正的红外片的表现,用黑白表现就够了,因为黑白是表现光亮度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若用另外一种某单色的可见光表示这种明暗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颜色不代表红外的颜色,只代表其明暗而已。
唐山风情
发表于 2012-5-7 07:00:49
受益匪浅
凌云飞翔
发表于 2012-6-9 1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