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板板 发表于 2012-2-17 08:48:57

竹西一叶 发表于 2012-2-17 09:48:23

一楼一楼看下来,站长、孺子牛及美丽老师都说到了重点,老妖老师更是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焦点不实”:俺理解更多是指站长述及的景深问题,风光片拍摄多以保证画面绝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清晰为要,一般8、11、16三级用的居多,也有为取得动感效果加长曝光时间而进一步收缩光圈至22的。光圈越大、焦距越长、物距越近,景深则越小,焦平面上的影像清晰聚焦,而焦平面以外则被虚化,故大光圈一般用于近景、人像等需要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以突出表现之的场景。
“主体不明”:俺理解一副画面中多少都要有一个较其周围景物相对突出的“中心”,这个“中心”实际上就是画面的视觉兴趣点,即观者一打眼就能把其视线吸引至该“中心”并会引起视线的短暂停留,待浏览周遭静物后视线还会不自觉回到该“中心”做长时间的观察体味。这个“中心”也可理解为画面的“重心”,即画面中视觉分量最重的部分。这个视觉兴趣点可以是特别的物体、有趣的方向性的光线甚至有意思的黑影;画面中少了它就容易给人平淡的感觉,即大家常说的画面比较平;这一点本质上就是构图。

关于景深控制主要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弄清楚光圈、焦距、物距对景深的影响以及光圈、快门和ISO之间的三角关系,景深很容易掌握;
关于构图有点和所谓艺术沾边,俺觉得除了教科书上的三分法、隧道式等等教条之外,有时候更多是一种感觉,透过取景框看看其中的影像是不是你想要的或者是不是你脑子里预想的,画面中物件的位置及相互间关系是不是能打动自己,操练多了自然就好了。俺一直很崇拜“少就是多”、“至繁归于至简”,提出这样观点的前辈真是牛,言简意赅,其中意味值得俺们仔细体会!

徐一平 发表于 2012-2-17 15:46:07

学习中

走四方 发表于 2012-2-17 19:44:24

夫子,我一直很崇拜你的,你的照片拍得很好,只是这个550D是不是刚改的机器?我看有点糊了,原因可能有很多,要慢慢礳。

行走的僧侣 发表于 2012-2-25 08:16:26

新手来学习,只觉得照片构图不舒服,天地比例失调,压得人喘不上气来。盼交流,不对勿怪

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1 10:44:01

引用第5楼鹰渡寒潭于2012-02-16 21:54发表的 :
光圈太大,影响景深了, 拍风光建议用6-9之间的光圈为好, 可以将ISO设为200,这样速度可以保证不是很慢 http://www.cirphoto.net/p_w_picpath/back.gif

多谢站长赐教 今后会多注意

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1 10:49:39

引用第6楼老妖于2012-02-16 22:17发表的 :
焦点不清,主体不明。 http://www.cirphoto.net/p_w_picpath/back.gif

多谢版主的指正

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1 10:50:22

引用第7楼美丽邂逅于2012-02-16 22:27发表的 :
拍这样的场景最好能有侧逆光,拍出山体的层次。 http://www.cirphoto.net/p_w_picpath/back.gif

多谢美版教诲

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1 10:51:15

引用第8楼孺子牛于2012-02-16 23:08发表的 :
欣赏了您的不少作品,很受益,但非常可惜有些片子焦点不实,整体有点糊。看了您发的数据,确实与光圈过大、欲表现主体不明确有关------,总之,光圈、距离、主体、欲表达效果要综合考虑。个人之见。见笑了! http://www.cirphoto.net/p_w_picpath/back.gif

多谢赐教,非常受益

湘夫人 发表于 2012-3-1 10:51:49

引用第9楼山鬼于2012-02-17 08:32发表的 :
       http://www.cirphoto.net/p_w_picpath/back.gif

多谢关注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请大家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