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太有气势啦,尤其是2、3、4P。月亮泉是上天赐予的瑰宝,美极啦! 好景、好拍摄 86年去过。勾起我美好回忆。拍摄精彩,欣赏学习。 太漂亮了。學習了。 精彩!尤其喜欢最后一张月牙泉的侧逆光效果 西部美景,壮观! 月牙勾魂漂亮 ........最后一幅最喜欢.居高临下全面幅盖....画面上部多一公分是否??多嘴了 魂断金沙 明暗对比巧妙且不失结构平稳好片 ---------见功底
页:
[1]
2